2025年6月26日上午,我校“一站式”社区信仰加油站内气氛热烈,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会在此顺利召开。学生工作处处长张宝中、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心全体教师及各系心理辅导员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部署假期及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会议伊始,各系心理辅导员依次分享了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举措与特色活动。例如,机械工程系通过“心理剧本活动”引导学生直面成长困惑;信息工程系依托蓝岛创客工坊将专业特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人文社科系党员深入学生宿舍,开展心理关怀行动,搭建心灵沟通桥梁。一系列贴近学生需求、富有专业特色的活动,充分展现了各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探索与深度实践。
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心主任龚智俐在发言中指出,本学期通过完善“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预警网络、优化心理咨询预约系统、开展“3.20”“5.25”心理健康系列活动等举措,学生心理求助意识显著提升,危机干预效能持续增强。与2024年同期数据相比,学校心理工作实现了从“夯实基础”到“创新突破”的跨越式发展。龚主任特别强调,假期期间需重点关注学生情绪波动、学业压力、实习情况及家庭关系冲突问题,要求各系“假期心理关怀不打烊”,通过线上家校沟通、心理资源推送、24小时热线值守等方式,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
学生工作处处长张宝中作总结讲话,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化团辅活动内涵,以“团队凝聚力提升计划”为抓手,设计分层分类的团体辅导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二是要构建多维育人体系,推动心理健康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个体咨询深度融合,形成“知-情-行”贯通的培养闭环;三是要拓展支持保障网络,联动教务、后勤、团委等部门,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渗透的“大心理”工作格局。
此次会议既是阶段性成果的总结会,更是新征程的动员会。未来,我校将持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更专业的服务、更温暖的关怀、更扎实的举措,为学子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周雅萍
文:杨瑞
审核:张宝中